“數”,就是數字化
數字化設計(Digital Design)核心主導的“源頭數據”,也可以認為是產品設計數據。
“信”,就是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所涉及業務流轉數據我們稱之為“流向數據”,也可以認為是業務數據,包括ERP以及 由ERP拓展的領域專業化的APS、GST、MES這些就是屬于這個范圍;數字化設計(PLM)與信息化管理(ERP、APS、GST、MES)的關系是數據的主從賦能、孿生對接的關系。
“網”,就是網絡化
網絡化數據(Network Data),互聯網為橋梁,提供用戶易用便利、交互開放的共享時代,技術角度以更開放的產品思路提供用戶生態化的移動應用、瀏覽器、微信小程序等外部的超鏈應用,與服務服裝的行業科技同行共享共贏提供賦能鏈接標準化的開發接口。
數字化:基于實際可視化對象進行的文件
側重產品設計領域的對象資源形成與調用
信息化:對業務流程的信息化再存儲與管控。
側重于業務信息的搭建與管理。
數據化:把工作結果轉變為量化形式保存的方式
將信息有條理、有結構的組織,便于查詢回
溯、智能分析,并解決相關決策問題
智能化:把繁瑣的工作基于數據化及IT的簡化過程
智能化側重點在于工作過程應用
生態化:基于將上下游的業務進行有效串通、連接
側重點在業務過程數據的驅動與互聯互通
信息化=業務領域的崗位工作信息流通
數字化=研發領域產品設計與設計管理
數字化是驅動信息化管理基礎數據
數字化、信息化都是數據化
智能化是信息化、數字化、數據化最終的目標,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數字化是產品數據的基礎
信息化是業務應用的基本
數字化驅動信息化的一體化融合是必然(數字化升級)
認識我們常提的“數字化升級”
升級:一般指的是數字化升級
改造:一般指的是信息化改造。
兩者之間本質不同,但目的都是實現業務的IT化,提高工作效率。
區別:是否具有基礎數字驅動能力為準則,來判斷是升級(數字化)還是改造(信息化)
數據結構:數字化設計的引擎數據,最重要的提供數據來源,也叫做主數據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
技術壁壘:打破由“圖形數字化”與“管理信息化”的兩大技術體系形成的孤島。
應用層面:從PC端延伸到跨屏,為了使客戶更方便更隨心的使用產品,我們實現了電腦、平板、手機、蘋果、安卓、微軟,主流設備與操作平臺的應用,突破了只能在電腦應用的這個弊端。為了更方便一些崗位的應用,創新型的推出了實現多屏、跨屏臺的設計應用。
下一信息:服裝CAD軟件的發展歷程